中药材知识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中药材 > 中药材知识
  • 15

    2023-12

    运城稷山:“苦”地黄种出“甜”生活

    12月3日,稷山县蔡村乡蔡村村民在田间采挖中药材地黄。摄影:栗卢建  近年来,稷山县因地制宜,因村施策,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加快推进农业经营规模化、土地利用集约化,通过“公司+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引导农户种植中药材地黄8000余亩,同时依靠科学管理,不断提升地黄产量和品质,并与河南郑州、河北安国、安徽亳州等地的中药材市场精准对接,畅通销售渠道,实现种、产、销一体化发展,促进了农民增收致富,助力乡村振兴。  如今,地黄种植已成为当地农民致富的一项特色产业,农民们依靠“苦”地黄种出了“甜”生活。来源:运城新闻客户端

  • 11

    2023-12

    运城市芮城县在菊花“精深”加工上做足文章——“链式融合”促升级

    小菊花做成大产业。如今,芮城县菊花种植面积已近7万亩,一产产值达5亿元,直接带动2万余户菊农增收。目前,芮城菊花总产量已占全国的10%,特别是“杭白菊”,因其花形饱满、汤色鲜亮、滋味爽口而备受市场青睐,实现了规模化种植,产量占到全国的60%以上。芮城菊花香飘四海、远销八方,托起了“遍地黄花遍地金”的乡村振兴梦。近日,记者来到芮城县,探访当地菊花精深加工情况。有机链接芮城是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光照充足,四季分明,昼夜温差大,生态环境优良,是菊花的优质生产区。“芮城菊花”2020年被确定为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同年被注册商标,2021年被评为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2022年入选第十九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一县一特”全国优质农产品品牌。学张乡斜口村菊农刘东辉种菊花100多亩,取得了不错的效益。游客在芮城县学张乡斜口村观赏菊花。 记者 常 奇 摄于10月初为什么没有计划种其他农作物?“我种菊花十多年了,积累了很多经验,种其他的反倒成了门外汉。”刘东辉笑着说。刘东辉告诉记者,现在他种的菊花都用的扦插苗,扦插苗具有成活率高、产量高、抗病力强等特点。菊花扦插育苗是解决目前菊花植株病害严重、品质退化、产量下降的有效措施。去年以来,芮城县全力夯实菊花扦插育苗地基,组织技术人员深入基层,讲解使用扦插苗的好处,转变菊农观念,印发了《芮城县菊花扦插育苗技术手册》,加强技术培训指导。该县还录制了菊花大田母株养护、大棚穴盘扦插育苗、大田扦插育苗技术要点视频,在芮城融媒体及微信群播放,指导菊农做好育苗工作。“我们还组织技术人员到学张乡、大王镇、永乐镇、西陌镇等乡镇,举办了多场菊花扦插育苗及标准化管理技术培训会,实地指导合作社、育苗大户做好浇水、追肥、起拱棚等菊花母株养护工作。”芮城县果业发展中心负责人说。2022年,芮城县还制定发布了《茶菊种植技术规程》地方标准,大力推动菊花标准化生产。目前,全县建有高标准菊花示范基地2000亩,配套水肥一体自动化控制设备、绿色防控设施、气象监测设施,还修建田间道路,并建成连片30余亩的温室大棚菊花育苗基地。菊农在高标准生产示范基地采摘菊花。 记者 闫 鑫 摄于10月初学张乡党委书记魏国艳介绍道,学张乡积极尝试多元化经营。斜口村成立芮城县振兴农业开发有限公司,采用“合作社+生产基地+专家团队+农户”的生产经营模式,组建技术服务队伍,建立优质种苗基地和农资配送中心,流转1000亩土地由合作社带头建设标准化种植示范基地。采取“飞地”发展模式,10个行政村认领共创示范田。目前全乡菊花种植面积达2万余亩,每村增加集体经济收入10万余元。芮城县还积极探索粮药间作、粮药轮作等栽植新模式,近两年在全县推广了麦菊轮作、扦插苗建园等技术,提高了土地单位面积效益。“化学反应”在山西天人菊业开发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天人菊业”)内包车间,公司总经理郑建民介绍,菊花从采摘到烘干,再到按不同的型号分拣包装,共需19道工序。菊花烘干成药茶,只是对菊花原始的加工,菊花所带来的高收益并没有留在老百姓手中。芮城县委、县政府意识到这点后,支持企业加快设备升级、加强人才引进和新品研发,做大做强、提质增效,引导扶持企业在做大做强菊花茶的同时,积极开发菊花深度加工产品,延伸产业链条,实现菊花产品升级换代,目前已研发出菊花饼、菊花醋、菊花酒、菊花护肤品等近30种产品。山西天人菊业开发有限公司员工在挑选、摆盘,准备烘干金丝皇菊。 记者 闫 鑫 摄成立于2019年的天人菊业,经过几年的发展,已拥有完整的空气能烘干生产线、健全的质量控制体系、2500立方米冷藏库和34座苗木繁育大棚。同时,联合6家菊花种植专业合作社,栽植菊花2100亩,是集苗木繁育、加工烘烤、冷藏冷储、分级分拣、包装销售于一体的菊花全产业链企业。目前,公司正在努力推动打造芮城区域性菊花集散地。目前天人菊业已拥有四大系列11款产品。其中,金丝皇菊、九峰胎菊、九峰香菊等已经推向市场。菊花酒、菊花露也已经研发成功。去年,3款菊花美容产品也已进入市场。芮城县山西古魏醋业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古魏醋业”)负责人王锋,是一位三代传承的“酿醋人”。为什么会想到酿造菊花醋?“因为我们芮城,尤其是学张乡就有菊花示范园区,所以我就想把菊花与醋结合一下,看能不能产生奇妙的化学反应。”王锋笑着说。据了解,20公斤干胎菊与200公斤小米,能产出400公斤菊花醋。要酿成菊花醋,还需要经历一年的发酵时间。王锋介绍,他的长期经营目标是发展循环农业。种地收获菊花与粮食,做成菊花醋以后,把醋渣卖到养殖场作饲料,同时把运回养殖场的有机肥施放到土地中。值得一提的是,古魏醋业的销售渠道,主要是电商平台。相比线下销售渠道,电商平台大大减少人力、物力,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降低了公司的运营成本。2023年山西古魏醋业“一种明目护肝解酒菊花醋及其制备方法”获得国家发明专利。下一步,王锋决定继续延伸菊花产业链,做菊花醋饮、菊花醋饼两款产品。目前,芮城已有菊花初加工企业百余家,规模较大的菊花企业、合作社14家,其中4家企业获得了SC证书(食品生产许可证),5家企业的28个产品获得山西药茶区域公用品牌授权。平台赋值相约万亩花海,惊艳壮美河山。今年9月28日至10月28日在芮城县火热举办的菊花节,人流如织,人气爆棚,“上芮城,看菊花”成为晋陕豫黄河金三角地区百姓的流行语。在众多游客当中,有不少企业家和客商,他们走进菊花加工企业,了解菊花产品的种类和生产工艺流程。菊花节期间,芮城县先后与润恒投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签订了农产品精深加工生产线项目协议,与新农利合农产品集团有限公司签订了芮城菊花产业园项目协议,与陕西海天制药有限公司签订了年销售500吨药用菊花项目协议。近年来,芮城县积极推进农产品精深加工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制定发展规划。与山西农业大学就菊花产业发展签订合作协议,制定了《芮城菊花产业发展规划(2022—2032)》,为芮城菊花产业发展指明方向,设计了《芮城县学张乡菊花小镇概念规划设计》方案,进一步明确了芮城菊花特色专业镇创建举措。菊花小镇重点围绕“三核”进行建设。“三核”即产业示范核、休闲活动核与产业发展核。其中,产业示范核主要建设菊花交易市场、商业物流中心、育苗示范大棚、产业物流中心、“互联网+”营销中心等。休闲活动核主要建设星空主题营地、婚纱摄影基地、休闲驿站、露营地、育苗区等。产业发展核主要用于菊花种植基地和菊花加工厂建设。推进标准制定,规范生产管理。为保证芮城菊花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规范生产管理环节,该县先后制定了《茶菊种植技术规程》《菊花扦插育苗技术规程》地方标准和《金丝皇菊烘干加工技术规程》企业标准。2023年,制定了《芮城县菊花产业标准体系》,为育苗、栽培、病虫害绿色防控、园区机械化管理、贮藏、运输、加工等全产业链生产管理环节提供标准化技术参考。近年来,该县组织龙头企业参加“黄河金三角运动休闲体验季(芮城站)特色产品展销”、山西(运城)国际果品交易博览会、忻州药茶推介会、第五届中国国际茶叶博览会等,进一步提升“芮城菊花”市场认知度和知名度。鼓励企业做精做优产品品质,打造“拳头产品”,争创自主品牌,实施“区域品牌+企业品牌+产品品牌”三位一体发展战略。瞄准菊花优势品类和市场盲区,针对菊花食用、药用、饮用、酿用等不同用途分别研发,推出更多独具卖点的特色单品,形成了以“芮城菊花”公用品牌为龙头、企业品牌为主体的“1+N”品牌矩阵。

  • 11

    2023-12

    运城稷山中药材 为百姓增收开“良方”

    记者 朱 姝眼下,正是中药材收获的好时节。在稷山县太阳乡中药材采收现场,一阵阵药香扑鼻而来,药材采挖机来回穿梭,一根根中药材随之出土,村民忙着收获、挑选、晾晒。初冬繁忙的乡村沃野上,回荡着收获的喜悦。踩着松软的土壤,记者看到,翻开的泥土里“沉睡”着一个个手指形状的黄芩,这些黄芩被村民运送到中药材晾晒场,等待客商收购。近年来,稷山县不断调整农业产业结构,鼓励农民大量种植黄芩、柴胡、远志等中药材,带动当地群众增收致富,助力乡村振兴,为百姓不断开出增收“良方”。后稷中药药材好 能致富驱车行进在稷山县太阳乡的道路上,放眼望去,大片的中药材覆盖着这片土地。据稷山县农业综合服务中心主任郑精杰介绍,光是太阳乡的中药材种植面积就已达4万亩。说起稷山中药材种植,可谓历史悠久。一是据明朝万历四十年(1612年)县志记载,当时盛产各种药材40余种,包括柴胡、远志、酸枣仁、苍术、瓜蒌、枸杞、桔梗、半夏、连翘、金银花、款冬花、知母等;二是据考证,段氏先祖自大唐年间就从事医术研究,同时,编著《贯通食补汤方》一册,注重食疗食补,以此济世救人,方圆数百里妇孺皆知,民间誉为“段不老”;三是据东蒲村药王庙孙真人(即孙思邈)碑记,“海上仙方序”“真人枕上记”“真人养生铭”共计药方180剂,后稷大地中医药文化源远流长、发展历史悠久、中药材资源丰富,是多种道地中药材产地。走进太阳乡后稷村,记者看到不少村民在场地上晾晒刚从地里收获的柴胡、黄芩等中药材。后稷村村民祖祖辈辈种植中药材,几乎每家都有种植,少的有五六亩,多的有二十多亩,中药材是后稷村村民重要的收入来源。后稷村村民高云师从2015年开始种中药材,目前种植着10亩柴胡。“我这10亩地就是自己种,这两年中药材行情还可以,基本上每年挣7万块到8万块没啥问题。”高云师对于中药材种植的收益相当满意。“刚开始收购药材时,连1000元本钱都没有,只能在自家2亩地里做试验。现在总算是赚了点钱,不但有了几辆专门的收购车,家里房子也盖了,生活越来越有盼头。”高云师说。“为了让中药材产业提质增效,这几年我们秉承‘绿色化、标准化、规模化’发展理念,强调经纪人把关,不断进行技术升级,在经过多年的产业结构调整后,后稷村目前形成了以柴胡种植为主,黄芩、板蓝、远志、连翘等种植为辅的中药材产业,种植面积达一万余亩。”后稷村党支部书记卢建师介绍道。随着中药材产业的发展,后稷村的药材种植合作社从10年前的三四家,增加到如今的四五十家。村民的生活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后稷村只是稷山中药材产业发展的一个缩影。稷山全县中药材种植面积9.965万亩,占全市中药材种植面积的14%,其中,黄芩2.1万亩,柴胡1.75万亩,远志1.08万亩。中药材总产量4.28万吨,总产值约3.56亿元,是当地农民增收致富的主导产业之一。“药材好,药才好。”一句耳熟能详的话,道出中医药行业发展的根本——药材品质。中药材种植在稷山初具规模,稷山中药材的道地品质也值得一提。稷山种植的中药材中有效成分远超中国药典规定,黄芩中黄芩苷含量达到12%以上(中国药典规定不得少于9.0%),柴胡中柴胡皂苷a和柴胡皂苷d含量0.42%(中国药典规定不得少于0.3%),远志中远志皂苷2.5%、远志酮0.2%、二芥子酰基蔗糖0.65%,均高于中国药典规定。稷山瓜蒌多为地瓜蒌,浸出物高达40%。“稷山柴胡”已成功认定了农产品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产业链条延链条 增效益记者在位于稷山县太阳乡兴隆庄村的稷山建福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看到,合作社内车来车往,一袋袋打包好的中药材被运往全国各地。“就前两天,一个河北的药贩就从我这儿拉走了5吨柴胡。”该合作社负责人朱建福说道。该合作社成立于2016年,建有仓库,购置了烘干设备、切药机等。朱建福说,他们常年收购本地中药材,并进行分级、清洗、切片等初级加工,主要对接北京、河北等多地知名药企。目前,合作社年销售额达3000多万元,年加工中药材达8000余吨,带动就业20余人,辐射周边十多个村,带动种植户600余户,户均增收2万余元。这两天,稷山县清河镇的杨将红也是忙得不可开交。“天天有车来拉货,这边拉走那边还得补货。”他说。杨将红是山西亚翠中药材有限公司的负责人,主要从事中草药种植、收购、加工、销售业务。记者走进这家企业,空地上已经铺满了晾晒中的黄芩,员工正加班加点将晾晒好的黄芩码垛,为新收购进来的中药材腾出充足的空间。在山西亚翠中药材有限公司,工人在码垛晒好的黄芩。记者 朱 姝 摄“每年药材收购集中在4月份到11月份,将中药材收购来以后,我们会进行基本的初加工,随后再发往各地。每年销售量达到1000吨左右。”杨将红介绍道。从种植到初加工,稷山中药材产业链条的延伸还不止于此。初冬时节,记者走进位于稷山县太阳乡的天圣制药集团山西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天圣制药”)。刚进入生产区,浓郁的药香味当即扑鼻而来,在工人们的忙碌之下,每一种中药材经过洗润、切片后在不同的生产线上被炮制成各类中药饮片,实现从“药材”到“药品”的蜕变。戴上头套和脚套,换上专业服装,记者跟随天圣制药生产部部长胡贤友走进生产车间,近距离观察药品的生产过程。进入车间,全自动智能化生产线的生产环境下,已经鲜少见到工人的身影。一个个银色的罐状金属容器中,中药材实现了从提取、浓缩到制成半成品、成品等加工过程。随后记者来到了外包装间,天圣制药拳头产品“藤黄健骨丸”在智能化设备的不停运转下,迅速完成全自动化包装。天圣制药员工在自动包装流水线上作业。记者 朱 姝 摄天圣制药是一家集研发、生产、销售、中药材种植、医药物流于一体的现代化医药科技型企业,拥有六味地黄丸、藤黄健骨丸、壮腰健肾丸等多个市场畅销产品,且产品销售网络覆盖全国。“天圣制药目前共有4个车间,年产量达10万件。公司每年所需的中药材集中在黄芩、防风、柴胡等,我们每年能消耗掉咱们稷山500吨的中药材。今年我们还斥资500万余元购入全新的包衣机、压片机,公司的产能将会有一个提升。随着公司进一步发展壮大,相信会为稷山县乃至周边地区的中药材产业发展提供内生动力,带动当地中药材产业发展壮大。”天圣制药生产副总张瑛峡说道。从“一棵苗”向“一条链”,稷山县通过中药材合作社及药企的发展带动种植基地扩张,实现了县域内中药材资源的就地转化,全力打造“种植—精深加工—中药提取—生物制药”的产业链条。要素汇集聚人气 兴乡村产业兴旺,带动要素的不断汇集甚至回流。最鲜明的表征是,年轻人愿意回来了。高少峡是前文采访对象高云师的儿子,如今跟随着父亲在后稷村里种植中药材。6年前,高少峡还在上海一家电商物流企业工作,某次春节回家,他看到村里种中药材的村民都挣了钱。就在这时,高云师向高少峡建议:“你一年四季在外面奔波劳碌,尽管挣了钱,但亲情疏远了。你可以在家乡种中药材,既能赚钱又可以天天与家人在一起,岂不两全其美。”高少峡觉得这是一个不错的创业机会,就带着妻儿从上海返乡种起了中药材。他又和另外两个从外地打工返乡的亲戚合伙成立了一个中药材收购加工销售合作社。高少峡和两个合伙人到处参加培训,经常外出考察。在技术员的指导下,初加工晾晒场和烘干房很快搭建起来,高少峡还引进各类加工设备,一间集开挖、收购、加工、销售于一体的中药材初加工场地很快准备就绪。高少峡的中药材创业之路就此开启。随后几年的市场行情也没让高少峡失望,中药材收购价格喜人,投资的200万元他也相信很快就能收回成本。如今,高少峡的中药材生意红红火火,并带动周围30多名村民在家门口务工增收。这些都让高少峡对自己的创业方向产生了更坚定的念头。据卢建师介绍,中药材产业发展越来越好,返乡创业的年轻人也越来越多。目前光是后稷村就有80余人返乡投入中药材这一事业,他们有的种植、购销中药材,有的开大货车经营中药材运输,都为这一产业注入了新鲜血液。产业的良性发展带动人才要素的聚集,更带动资本要素的投入。在山西峨眉岭中药材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峨眉岭药业”)的种植基地里,员工都在紧张地进行柴胡采收作业。峨眉岭药业的总公司在安徽,该企业成立于2016年,目前种植柴胡、丹参、地黄等中药材,总种植面积达到1000亩。“当初选择稷山,一是看中这里药材地道,生态资源丰富等优势,二是当地产业发展已经初具规模,由此我们从安徽来到稷山,依托当地丰富的生态资源优势,与科研院校进行合作,以科研技术为依托,发展‘百村一品、千家农场、万亩基地、单品做强’的中药材种植合作模式,建设中药材家庭农场的同时,创新发展中药材溯源基地。”峨眉岭药业负责人蔡云程说道。峨眉岭药业结合当地自然条件,从地产药材种质鉴定、种苗繁育、规范化种植示范基地入手,不断加快对道地药材优良品种以及濒危稀缺中药材的种植推广,大胆创新、不断探索,完全按照国家中药材规范化种植要求,发展以家庭农场为单位的柴胡、远志、黄芩、地黄等中药材种植基地,并成立以中药材种植为主的家庭农场协会,不断吸纳农场会员,扩大种植面积,加强培训,提升他们的中药材种植水平,规范了中药材种植管理流程和采收时间,从源头保障了中药材的内在品质,最终形成了峨眉岭药业万亩农场化药源基地,为各大药企提供优质地道的中药原料。来源:运城日报

  • 11

    2023-10

    连翘栽培,关键掌握两方面

    01连翘栽培常遇三大难题       连翘作为中药原料被应用于60多种产品中,如双黄连,莲花清瘟胶囊等。连翘是治疗呼吸系统疾病的核心药材,产值近百亿元。我国连翘产量约8000-10000吨,但目前90%仍来自野生。 野生连翘具有自然生长树形紊乱、枝条交错、内堂空虚、下部光秃、结果很少、结果枝足落花快、产量极低以及药材质量差的缺点,老翘几乎不符合《药典》含量标准。       谢晓亮研究员分析,导致上述情况主要有三方面原因:01授粉问题。连翘分为长花柱和短花柱连翘,几个小群落里面的连翘大概是同一种类型,但同一种花型的连翘几乎是自花不孕,因此就出现了连翘大量开花但不结果的情况。02枝条徒长,消耗大量营养问题。枝条徒长会消耗大量营养,没有营养成分去结果,导致产量低。03结果枝老化快,果实质量差,含量不够问题。连翘大小年的问题也是因为过度的营养消耗使枝条老化了,退化的枝条虽然也结果,但果壳薄,有效成分含量不够。02掌握授粉和修剪两大关键技术       连翘生态栽培必须解决上述关键问题,让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和产业优势,才能在生产上进行推广应用。谢晓亮研究员介绍了连翘栽培过程中的两大关键技术。1.连翘授粉技术       不同花型可以相互授粉,授粉率可达60%以上。长花柱的连翘柱头发育良好,相对容易授粉,短花柱的柱头发育不良,授粉较差,但可提供大量花粉。授粉配置比例为长:短=3:1。不过,在实际种植过程中,若果区分不出来长柱花和短柱花,1:1混栽也可以。      连翘授粉以昆虫传份为主,包括野蜂、果蝇、瓢虫、小蜜蜂、蚂蚁等。需要注意的是,同期开花的植物山桃、山杏、梨树等为蜜源植物,吸引昆虫较多,保留或栽植一些蜜源植物能够吸引昆虫,增加连翘授粉。      另外,花期喷施植物激素等也有利于授粉坐果:(1)当蔗糖浓度在5%-15%时,花粉管的生长均随着浓度的升高而呈伸长趋势;(2)连翘花粉萌发和花粉管生长的最适硼酸浓度为400 mg.L-1;(3)吲哚乙酸对花粉萌发和花粉管生长的影响表现为低浓度促进连翘花粉的萌发和花粉管的生长,10-25 mg.L-1效果较好。2.连翘修剪技术步骤一定干,连翘栽植后选择健壮直立主枝70-80公分处剪掉,进行定干,促发一级骨干枝;步骤二第二年,对在定干后促发的一级骨干枝,在枝条的1/2-2/3处剪掉,促发二级分枝,形成二级骨干枝;步骤三对于长势强壮的二级骨干分枝,通过夏剪,减去枝条的1/2-2/3,促发三级分枝,以形成三级骨干枝;对于长势偏弱的骨干枝可以在第二年萌芽前进行冬剪,促发三级骨干枝;步骤四对于确定的骨干枝以外的下垂枝、瘦弱枝、交叉枝、病虫枝等在整形修剪过程中全部剪除;步骤五连翘植物特性容易形成多主干,在整形修剪过程中多主干最多可以保留3个,多余的主干全部去掉,通过3-4年即可培育成自然开心型或多主干自然开心型树型;步骤六连翘修剪管理,对于定型的连翘,需要每年冬季修剪,重点是去除下垂枝、瘦弱枝、交叉枝、病虫枝等,短截旺长枝,以促进结果枝组形成和更新。      值得注意的是,夏剪是在连翘树基本成型后每年需要进行的工作,对于培养结果枝组极其重要,是连翘获得高产的保障。夏剪于花谢后,一年可进行多次夏剪。第一次夏剪一般在5月底到6初进行,第二次在6月20日之前。           为培养结果枝、控制旺长、促进分枝,对徒长枝、旺长枝条要进行摘心,去掉顶芽或者短截1/2~2/3处短截,促发分枝,形成加过枝组。

  • 11

    2023-10

    酸枣产业发展前景分析及栽培关键技术分享

    转载自:中药材种植养殖专业委员会

  • 08

    2023-09

    【中药小课堂】何首乌

    何首乌,蓼科何首乌属多年生缠绕藤本植物,叶卵形或长卵形;基部心形或近心形,两面粗糙,边缘全缘;花序圆锥状,苞片三角状卵形,花梗细弱,花被片椭圆形,花丝下部较宽;花柱极短;果实卵形,黑褐色,有光泽,包于花被内。





    何首乌原产于中国,现大多分布中国陕西南部、甘肃南部、华东等地区,多于山谷灌丛、山坡林下、沟边石隙,海拔 200—3000米处生长。何首乌主要繁殖方式为种子繁殖,亦可用扦插繁殖和压条繁殖等栽培技术。何首乌的栽培历史可以追溯到明代,当时的德庆县被誉为“何首乌之乡”。





    何首乌种类主要分为两种:生首乌和制首乌。生首乌其性味苦、甘,平,有解毒、消痈、截疟、润肠通便的功效,可用于瘰疬、疮痈、久疟体虚、风疹瘙痒、肠燥便秘等;制首乌是生首乌的加工品,有补肝肾、益精血、强筋骨、乌须发、化浊降脂的作用。何首乌其块根入药,可安神、养血、活络;何首乌可补益精血、乌须发、强筋骨、补肝肾,是常见贵细中药材。这些在《本草纲目》《本草汇言》中皆有记载,何首乌药效多,但是生用可能因其不同程度的肝损伤,服用须在医嘱适当食用。





    何首乌为多年生植物。块根肥厚,长椭圆形,黑褐色。茎缠绕,长2-4米,多分枝,具纵棱,无毛,微粗糙,下部木质化。





    叶:卵形或长卵形,长3-7厘米,宽2-5厘米,顶端渐尖,基部心形或近心形,两面粗糙,边缘全缘;叶柄长1.5-3厘米;托叶鞘膜质,偏斜,无毛,长3-5毫米。


    花:花序圆锥状,顶生或腋生,长10-20厘米,分枝开展,具细纵棱,沿棱密被小突起;苞片三角状卵形,具小突起,顶端尖,每苞内具2-4花;花梗细弱,长2-3毫米,下部具关节,果时延长;花被5,深裂,白色或淡绿色,花被片椭圆形,大小不相等,外面3片较大背部具翅,果时增大,花被果时外形近圆形,直径6-7毫米;雄蕊8,花丝下部较宽;花柱3,极短,柱头头状。





    果:瘦果卵形,具3棱,长2.5-3毫米,黑褐色,有光泽,包于宿存花被内。花期8-9月,果期9-10月。

  • 08

    2023-09

    【中药小课堂】金银花

    金银花,中药名。为忍冬科忍冬属植物忍冬的干燥花蕾或带初开的花。植物忍冬多分布于华东、中南、西南及河北、山西、辽宁、陕西、甘肃等地;华南忍冬多分布于广东、广西、海南;菰腺忍冬分布于浙江、安徽、福建、江西、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云南、台湾等;黄褐毛忍冬分布于广西、贵州、云南。具有清热解毒之功效。主治外感风热或温病发热,中暑,热毒血痢,痈肿疔疮,喉痹,多种感染性疾病。





    半常绿藤本;幼枝暗红褐色,密被黄褐色、开展的硬直糙毛、腺毛和短柔毛,下部常无毛。叶纸质,卵形至矩圆状卵形,有时卵状披针形,稀圆卵形或倒卵形,极少有1至数个钝缺刻,长3~5(~9.5)厘米,顶端尖或渐尖,少有钝、圆或微凹缺,基部圆或近心形,有糙缘毛,上面深绿色,下面淡绿色,小枝上部叶通常两面均密被短糙毛,下部叶常平滑无毛而下面多少带青灰色;叶柄长4~8毫米,密被短柔毛。总花梗通常单生于小枝上部叶腋,与叶柄等长或稍较短,下方者则长达2~4厘米,密被短柔后,并夹杂腺毛;苞片大,叶状,卵形至椭圆形,长达2~3厘米,两面均有短柔毛或有时近无毛;小苞片顶端圆形或截形,长约1毫米,为萼筒的1/2~4/5,有短糙毛和腺毛;萼筒长约2毫米,无毛,萼齿卵状三角形或长三角形,顶端尖而有长毛,外面和边缘都有密毛;花冠白色,有时基部向阳面呈微红,后变黄色,长(2~)3~4.5(~6)厘米,唇形,筒稍长于唇瓣,很少近等长,外被多少倒生的开展或半开展糙毛和长腺毛,上唇裂片顶端钝形,下唇带状而反曲;雄蕊和花柱均高出花冠。果实圆形,直径6~7毫米,熟时蓝黑色,有光泽;种子卵圆形或椭圆形,褐色,长约3毫米,中部有1凸起的脊,两侧有浅的横沟纹。花期4~6月(秋季亦常开花),果熟期10~11月。

  • 08

    2023-09

    【中药小课堂】阿胶

    阿胶,中药名。为马科驴属动物驴的皮,经漂泡去毛后熬制而成的胶块。本品具有止血、改善骨质疏松、利尿消肿、促进造血功能。





    驴皮全年均可采收。一般在10月至翌年5月为阿胶生产季节。先将驴皮放到容器中,用水浸泡软化,除去驴毛,剁成小块,再用水浸泡使之白净,放入沸水中,皮卷缩时捞出,再放入熬胶锅内进行熬炼。熬好后倾入容器内,待胶凝固后取出,切成小块,晾干。





    本品呈整齐的长方形或方形块。通常长约8.5cm,宽约3.7cm,厚约0.7cm或1.5cm。表面棕褐色或黑褐色,有光泽。质硬而脆,断面光亮,碎片对光照视呈棕色半透明。气微,味微甘。

  • 04

    2023-09

    【中药小课堂】藏红花

    藏红花,中药材名。本品为鸢尾科植物番红花花柱的上部及柱头。9~10月选晴天早晨采收花朵,摘下柱头,烘干,即为干红花。若再加工,使油润光亮,则为湿红花。以干红花品质较佳。置阴凉干燥处,密闭保存。功能主治为:活血化瘀,散郁开结。治忧思郁结,胸膈痞闷,吐血,伤寒发狂,惊怖恍惚,妇女经闭,产后瘀血腹痛,跌扑肿痛。





    本品为鸢尾科植物番红花花柱的上部及柱头。9~10月选晴天早晨采收花朵,摘下柱头,烘干,即为干红花。若再加工,使油润光亮,则为湿红花。以干红花品质较佳。置阴凉干燥处,密闭保存。








    湿红花柱头红棕色,有油润光泽,细长线形,长约3厘米,基部较窄,向顶端逐渐变宽,内方有一短裂缝,顶端边缘为不整齐的齿状。柱头常单独存在,有时三个柱头与一短花柱相联。花柱橙黄色。浸于水中时,柱头即扩大膨胀,呈长喇叭状,水被染成黄色。气香甜,味苦。以滋润而有光泽、色红、黄丝少者为佳。

  • 04

    2023-09

    【中药小课堂】陈皮

    陈皮,中药名。为芸香科植物橘及其栽培变种的干燥成熟果皮。药材分为“陈皮”和“广陈皮”。用于脘腹胀满,食少吐泻,咳嗽痰多。





    按照若水堂(新会陈皮百年商号)的说法,陈皮“来源”于特殊的柑橘皮,但柑橘皮却不等于陈皮。只有特定地域、特定品种、经过特定环境的自然陈化,产生特定的性味功效,具备“陈久者良”的活性,才能叫做陈皮。





    “陈化价值”,简单讲就是“陈久者良 ”:越存越香、功效越好。





    陈皮:常剥成数瓣,基部相连,有的呈不规则的片状,厚1~4mm。外表面橙红色或红棕色,内表面浅黄白色,粗糙,附黄白色或黄棕色筋络状维管束。质稍硬而脆。气香,味辛、苦。





    广陈皮:常3瓣相连,形状整齐,厚度均匀,约1mm,点状油室较大,对光照视,透明清晰。质较柔软。

  • 04

    2023-09

    【中药小课堂】当归

    当归,中药名。为伞形科植物当归的干燥根。主产甘肃东南部,以岷县产量多,质量好,其次为云南、四川、陕西、湖北等省,均为栽培。具有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肠通便之功效。常用于血虚萎黄,眩晕心悸,月经不调,经闭痛经,虚寒腹痛,风湿痹痛,跌扑损伤,痈疽疮疡,肠燥便秘。





    多年生草本,高0.4-1米。根圆柱状,分枝,有多数肉质须根,黄棕色,有浓郁香气。茎直立,绿白色或带紫色,有纵深沟纹,光滑无毛。叶三出式二至三回羽状分裂,叶柄长3-11厘米,基部膨大成管状的薄膜质鞘,紫色或绿色,基生叶及茎下部叶轮廓为卵形,长8-18厘米,宽15-20厘米,小叶片3对,下部的1对小叶柄长0.5-1.5厘米,近顶端的1对无柄,末回裂片卵形或卵状披针形,长1-2厘米,宽5-15毫米,2-3浅裂,边缘有缺刻状锯齿,齿端有尖头;叶下表面及边缘被稀疏的乳头状白色细毛;茎上部叶简化成囊状的鞘和羽状分裂的叶片。





    略呈圆柱形,下部有支根3~5条或更多,长15~25cm。表面黄棕色至棕褐色,具纵皱纹和横长皮孔样突起。根头(归头)直径1.5~4cm,具环纹,上端圆钝,或具数个明显突出的根茎痕,有紫色或黄绿色的茎和叶鞘的残基。质柔韧,断面黄白色或淡黄棕色,皮部厚,有裂隙和多数棕色点状分泌腔,木部色较淡,形成层环黄棕色。有浓郁的香气,味甘、辛、微苦。

  • 20

    2023-07

    239004元!我县4家中药材初加工企业获奖补资金

    近日,我县举行中药材初加工设备补助资金发放仪式。万荣县辉光中草药种植有限公司、万荣县震强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万荣县西村莲生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万荣县汉鼎中药材有限公司4家中药材企业获奖补资金239004元!


    一、为啥奖?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深入发掘中医药宝库中的精华,大力推进中医药产业化、现代化,让中医药走向世界”。中央、省、市各级都出台明确政策,支持中医药产业发展。


    我县是中医药产业大县。县委、县政府大力度出台了《万荣县支持中药材加工若干政策(试行)》,全方位支持全县中药材产业发展有了更加详细的支持政策,就是要通过真金白银的鼓励、奖励,带动全县中医药产业快速健康发展。


    二、奖给谁?






    1.新购置《万荣县中药材初加工补助设备清单》内的中药材加工设备的企业


    2.县域内利用中药材资源进行初加工新取得中药饮片《药品生产许可证》的企业


    3.年主营业务收入达到2000万元,首次升规入统的中药材加工企业


    4.固定资产投资1000万元以上的相关产业企业


    三、怎么干?







    各企业家、中医药产业从业者按照县委、县政府全产业链推进的工作思路,从做优中药材育种育苗,做大标准化规范化药材基地,做强初加工和精深加工到做活中药材市场,打造一批具有竞争力中药材品牌,以企业子品牌的树立维护助力擦亮叫响万荣中药材这一区域大品牌,不断提高万荣中药材影响力,让中药材成为万荣人民的致富产业。